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靖难攻略 > 第19章 卫所尚足

第19章 卫所尚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算上米粉,朱高煦他们这一顿早饭估计在二十几文,相等于外城一个民夫一天半的劳力所得。

“余田?”朱高煦疑惑,杨展见状也为其解释道:

“卫所的军屯田都是卫所的,军屯田以外私人开垦的则是余田,属于军户自家的田,可以用卫所的耕牛开垦耕种,但每亩每年要交一斗二升粮作赋。”

待米粉被朱高煦分入碗中,不等朱高煦开口,他便将切好的卤牛肉片分别放入三个碗内,而后朱高煦也舀出三瓢牛骨汤。

“好!”朱高煦笑着应下,王瑄也当即回到了厨房,紧锣密鼓的收拾了起来。

普通农户因为在洪武初年得到分田,因此一家五六口人通常有二十余亩地,交税过后,不算打工的话,他们的年收入也就在十两出头,勉强能养活一家五六口人。

像南京因为在天子脚下,水利设施已经建设起来,因此一年下来,一亩地产出也在二百斤到四百斤之间,不过大部分还是三百斤左右。

朱高煦将干米粉掂量了一下,随手丢到了一旁的木盆里。

“还有月粮、行粮和余田啊”王瑄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朱高煦,似乎在想这不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吗。

“殿下,您真的不担心?”

“除此之外,兵卒每个月有固定的月粮,每月初给发,正常是马军月支米二石,步军总旗一石五,小旗一石二,旗军一石。”

就这点来看,卫所制与南北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差不多,不过……

“笃笃!”

正在朱高煦想着卫所制的优缺点时,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洪武年间的大明朝没有水泥、钢筋可供使用,因此诸多水利设施修建速度缓慢不说,还极为消耗粮食。

说起民生,朱高煦想起了大树营的三村百姓,因此问起了云南军户的生活。

“按照都督府的规矩,每一军户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

“嗯……”王瑄点头附和,并继而解释起了月粮和行粮:

这几天他除了必备的读书外,其它时候都在和杨展、王瑄练武,闲暇时去东边的秦淮河上游游泳来解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