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靖难攻略 > 第19章 卫所尚足

第19章 卫所尚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卫所的军屯田都是卫所的,军屯田以外私人开垦的则是余田,属于军户自家的田,可以用卫所的耕牛开垦耕种,但每亩每年要交一斗二升粮作赋。”

对此,自小跟随父亲前往云南,并在当地成长起来的王瑄有着极大的发言权。

“别的地方咱不太知道,不过宜良的军户还算过活。”

王瑄一边吃着米粉,一边回答道:“陛下移民云南,去到云南的移民大部分都是军户。”

“这些年来,所里的军户将当年北虏撂荒的坝子田都开垦了回来。”

“按照都督府的规矩,每一军户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

这是生产力导致的结果,而朱高煦经过这么一个月的走动,也大概了解了南京百姓的生活情况。

洪武年间的大明朝没有水泥、钢筋可供使用,因此诸多水利设施修建速度缓慢不说,还极为消耗粮食。

水利完善能让土地粮食增产三成,而整个大明还有许多地方只能自己挑水种地。

像南京因为在天子脚下,水利设施已经建设起来,因此一年下来,一亩地产出也在二百斤到四百斤之间,不过大部分还是三百斤左右。

三百斤米在江南价格也就五百来文,而一个鸡蛋价格便三文。

“不过,军屯田每顷要纳粮十二石,也就是每个军户分别出六石,并且还有三石率,缴率多的则有宝钞作赏,少的罚当地武官俸禄。”

“云南的坝子田贫瘠,五十亩能出五十石便算极佳了,正常产出也就四十余石,不过这些粮食都得全部上交所里。”

“全部上交所里?”朱高煦手头动作停顿,不敢相信军户过得那么惨,不由追问:“那军户吃什么?”

“还有月粮、行粮和余田啊”王瑄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朱高煦,似乎在想这不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吗。

“余田?”朱高煦疑惑,杨展见状也为其解释道:

算上米粉,朱高煦他们这一顿早饭估计在二十几文,相等于外城一个民夫一天半的劳力所得。

普通农户因为在洪武初年得到分田,因此一家五六口人通常有二十余亩地,交税过后,不算打工的话,他们的年收入也就在十两出头,勉强能养活一家五六口人。

照朱高煦他们这种吃法,仅早饭,他们三人一年就要吃去七两多,再算上午饭和晚饭,恐怕得二十两打底。

“王瑄,云南的军户生活如何?”

说起民生,朱高煦想起了大树营的三村百姓,因此问起了云南军户的生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