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54章 会试

第154章 会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某种角度来看,外戚跟太监的属性都差不多,是皇帝可以用的刀,他的这把刀锈迹斑斑,不代表未来的刀也是如此。

朱佑樘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此事勿要再劝,一码归一码!”

“皇上英明,不过,谢大学士的担忧也有些道理。”李东阳斟酌着说,“世袭五代确实太久了,不若皇上把规矩定死在三代,如此,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隐患。”

“犯了错,自然要惩处,可也不能因一人否定一群人。”

身为皇帝,任何一个决策都干系甚大!

外戚之所以臭名昭著,皆因文官们的笔杆子,是因为他们鄙视外戚。

事实上,外戚并非那般不堪,比如卫青、霍去病之流。

甚至,在王莽没有篡位之前,皇帝对外戚是相当亲近且信赖的,对皇帝来说,外戚并非如狼似虎,相反,这个团体还挺可爱。

三人瞧出皇帝似动了整顿外戚的心思,忙趁热打铁,谢迁道:

“皇上,大明建国之初,太祖便有过明言,非军功不可永远世袭罔替,外戚爵位世袭都有限制,普遍在三代,最长不过五代,迄今为止,只有在正统朝监国的诚孝张皇后,外戚世袭五代,余者皆在三代。”

顿了下,“皇上,大明无外戚干政先例,主要也得益于太祖的限制,然,臣以为,五代终是太久了,难保不会扎下根来。”

说起来,当初张太皇太后的娘家人之所以能世袭五代,也是托三杨的福。

当然,朱祁镇也是点头的。

无他,外戚抢皇位的概率几乎为零。

且,外戚唯有抱紧皇帝,才能保障自己的荣华富贵。

王莽那样的例子,不会发生在大明,就如大明的太监绝做不到唐汉那般,王振、汪直那般大凶之流,不过是皇帝的白手套罢了,根本威胁不到政权。

其实朱佑樘给俩舅子封侯,也是存着培养外戚的心思,然,两个舅子烂泥扶不上墙,根本没发挥出他期望的价值,反而大肆敛财,给他抹黑。

外戚不能废了!

只因那时的朱祁镇并没有掌实权,国家大事都要皇奶奶拿主意,他自然要多巴结。

新官不算旧官账,同为内阁阁臣,三人自然要为前辈留些面子,只谈事实,不提缘由。

刘健附和,“谢大学士言之有理,皇上,不若趁着此番机会,对外戚施以雷霆手段!”

李东阳微微皱眉,却是没有跟进。

果然,朱佑樘摇头不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