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第4/5页)
三和弃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娃要上学啊。
原来很多家庭不给孩子复读,就是成本有点高。
现在复读也承担,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科考不上,就考大专,毕业回村里上班也不差。
不比城里差!
但是,总有不和谐的声音。
偶尔冒出来一些泛酸的话,特别是原来村里的中心人物,心里有点失落:“人家挣钱了,就该帮助村里,咋的,还想我们给他烧香啊。”
有些人听着不快活了:“你家也有钱,怎么不拿出来帮助下村里。”
“我家有钱,我家哪有钱,有钱我还住村里啊!”
被村民一阵唏嘘。
话糙理不糙,有钱都走了,谁在村里住。
农村也是越来越萧条。
青壮劳力没了,出去打工了。
学校合并了,娃没地方上学,不得不去城里或者镇上。
村里小学教育也越来越差,老师不愿来,待遇太差,愿意来的,也是混日子。
恶心循环之下,乡村好像除了田园风光,也没什么了。
现在周游愿意挺身而出,给大家找一条路,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说的:乡下孩子识字、读书能力不如城里孩子,城里的孩子捉蚱蜢不如乡下孩子,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是环境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更不该用“愚”来污乡下人。
城里教授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书籍,父母又是文化人,有识字的环境,自然学得快,这并不是遗传,而是后天环境问题;城里的孩子捉蚱蜢比不上乡下人,是因为城里孩子平常没接触过捉蚱蜢,把他们放到农村里,久了他们捉得又快又准。
说乡下人“愚”,指的不是他们智力不如人,而是他们的知识面不如人。
随着后世见识的越来越广,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人也看到了世界不一样的一面。
其他人忙,周游可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