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靖难攻略 > 第332章 兀良哈末路

第332章 兀良哈末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滚吧,汉人的猎犬!”

那歌声传出了河谷,传到了进入河谷的明军耳边。

明军之中的不少归化蒙古人听出了歌声中的悲怆,一时间有些止步不前,反倒是孟章他们麾下的女真人与汉人不受影响,稳步前进。

五十门野战炮被一百匹挽马拉拽,如此才能跟上大军的行军速度。

三千炮手的挽马马鞍上架起了架子,有的放着火药,有的放着石弹。

因为北征距离太远,明军无法携带足够多的弹药补给,所以只能减少火炮数量,以此来提高炮击次数。

“哔哔……哔哔……”

翌日清晨,当哨声此起彼伏的在哈达岭河谷中响起,简单休息了一夜的兀良哈男丁们纷纷起身。

他们的年龄从十三岁到五十多岁不等,能披甲的只有一万六千人,剩余的一万两千余人则是穿着简单的兽皮衣。

他们有兵器,但却十分残缺。

清晨的河谷往往会出现大雾,这是脱鲁忽察儿用来对付明军火器的帮手,但他不确定大雾能维持多久。

“他们如果愿意投降,俺愿意册封脱鲁忽察儿为世袭的卫指挥使。”

马背上,作为“知音天子”的朱棣也听出了歌声之中的悲怆,故而对王彦开口说着。

王彦见状,当即派遣百余名蒙古骑兵携带着招降条件的书信先一步出发。

他们抵达了山坡之下后,便用箭矢将书信射出,同时用蒙古话喊道:

“大明汗愿意接受你们投降,如果你们投降,过往所犯的事情既往不咎,台吉们可以获得世袭的官职。”

他站在一层层垒砌的碎石墙与壕沟中,张望着四周那群十几岁的小伙子,还有五十多岁的老拔都鲁,心里不知道作何感想。

十年前的这个时候,他与哈剌兀、阿札施里他们拥甲兵数万,甚至连甲骑也能拉出一定数量,兀良哈在元明之间不断反复让他们拥有了站起来的资本。

可如今,那一切都烟消云散,他们似乎过上了他们自己都难以想到的贫苦日子。

“可汗如高高的太阳,我握着弓箭和长枪,旗子随风在拍打声响……”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首《阿剌来》在呼麦声中传唱起来,就连脱鲁忽察儿也忍不住跟着歌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