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262章 印度洋明珠

第262章 印度洋明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数来自汉洲本土、秦国、朝鲜、日本和安南的新移民,在当地殖民政府官员的安排下,心安理得地占据原住民离开后所放弃的房屋和田地。

齐国除了在锡兰岛建立了殖民政府,派遣官员进行直接管理外,他们还对全岛顺服的民众实行惯有的****,如同南洋诸岛那般,竭力清除当地的文明和历史遗迹,力图将这里的文化、传统以及语言消灭殆尽、彻底抹除。

没错,对于一些战略要地,齐国人的最终殖民目标就是要力图实现本土化管理,将之纳入政府的实控管辖之内。

所以,尽管锡兰岛距离临近印度大陆的奉宁总督区只隔了一道狭窄的保克海峡,不论是拥有的领地面积还是控制的人口规模,都远远不如,但在政治地位上却是与之平等的,而且还是直接隶属于民政事务部管辖。

潘广峰并未在这座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岛上过多停留,在当晚应邀参加了锡兰总督举行的接风晚宴后,到了次日正午时分,便继续乘坐“延锋号”大型客轮朝汉洲本土而行。

除此之外,还有印度、波斯、奥斯曼等几个人口大国,受齐国的风尚影响,消费量也在逐年递增。

市场是广阔的,利润更是超额的,齐国人没理由会舍弃这么一个巨大的商机,更不愿意永远成为大陆秦国茶叶的“搬运者”。

这要是在锡兰岛圈上一大片土地,搞一个茶叶种植园,相当于搂了一个金饭碗,财源滚滚而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齐国以后将拥有自己的茶叶来源,不再被那帮秦国茶叶垄断行商随便卡脖子,时不时还搞出一波所谓天气灾害原因而擅自提高茶叶出口价格的窝心事。

不过,对于齐国高层而言,锡兰岛适合种植茶叶也罢,能出产橡胶也好,这点蝇头小利还不至于让齐国对其花费大力气进行开发和建设。

随着印度贸易的日趋繁荣,为了满足两地之间的物资和人员往来,包括印度贸易公司、孟加拉贸易公司、帝国海外班轮运输公司在内的多家商业巨头陆续开通了定期客货两运班轮,而且投入的船只皆为大吨位、全蒸汽动力的轮船,以满足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天气下都可以乘坐(载货)轮船往返两地。

据说,为了提升客户的乘坐舒适度,帝国海外班轮运输公司计划采购数艘排水量超过四千吨以上的全钢制轮船投入运营,并且还要将定期班轮的航线延长至波斯和埃及,以满足北印度洋地区的商贸和人员往来需求。

经营数十年,印度洋已然成为齐国的“黄金洋”,遍地的财富和无数的矿产经过浩瀚的印度洋,源源不断地流向齐国,供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也是最为富庶的帝国。

齐国不惜以四十万元的代价,将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半个锡兰岛领地买下来,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绝佳战略位置。

锡兰岛地处印度洋上,是印度洋北大门的关键要冲,更是挟制印度大陆的战略支点,也是连接阿拉伯和东亚、东南亚航运通道的关键节点。

印度次大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齐国虽然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其尽数占领,纳为殖民领地,但却无法真正的将其消化吸收,只能占些边边角角,在大部分地区尚需借力打力,分而治之,把印度作为一个超级“奶牛”,不断滋养齐国本土。

但锡兰岛弹丸之地,人口亦为不丰,还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自然要将其彻底吞并,成为齐国诸多直辖海外领地的一部分。

腾笼换鸟,人口置换,也是应有之事。齐国人为此在锡兰岛上采取了强制劳动制度,大量的僧伽罗人、摩尔人被齐国人一船一船地运往科钦、孟加拉、缅甸以及非洲进行“劳务输出”,为齐国开辟和建设新的殖民领地而贡献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