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 第三千一百二十四章 此人奸佞

第三千一百二十四章 此人奸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房俊自然不会说什么“殿下当有主见,不能事事征询文臣意见”这种傻话,皇权社会,能够拥有圣卷那是比通天本事还要重要的,只要圣卷不失,自然权柄在握。

而圣卷体现在什么地方?

自然是对于君王的影响力……

“殿下无需如此,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先帝为何善于纳谏且敢于纳谏?正因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先帝设置政事堂辅左处置朝政国事,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再是惊才绝艳、智谋出众,也难免有倏忽之处,但若是一群聪明人聚在一处处置问题,出错的概率便可以降至最低。为君王者,最忌刚愎自负,只要能够做到识人用人,何愁社稷不振、国家不兴?”

所以说“明主”最是令人又爱又恨,因为“明主”往往极端自信,主意极正,杀伐果断,天下人之生死皆操之于手,一言而决人之生死。

他这话其实有些不尽不实。

“百骑司”那是什么所在?纯正的“特务机构”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部门,无一例外的都要遭受后世唾骂,连带着重用这些特务的皇帝也被黑得不行。

但事实上,这样一个部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极大,不能预防国内有可能发生的叛乱,也能侦知敌国的动向,预先做出针对性的应对,确保国境内外的稳定安全。

结果因为有些皇帝依仗其完成自己的高压统治,使得这些特务机构脱离于朝堂之外,不受百官监督,只由皇帝指挥,严重触犯了官员阶级的利益,故而极力反对。

不仅反对,掌握着话语权的文官们还要予以抹黑……皇帝的话未必传诸于后世,但文人的文章一定可以。

谁又愿意效力于这样的帝王麾下,朝不保夕、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呢?

这就是“人治”的弊端。

一旦“百骑司”业务兴隆,必然遭致朝野一片骂声。

而身为文官新领袖的刘自则可以完全掌握话语权,他这个提倡者不会被外人知晓,反倒是他算准了李承乾必定向房俊这个心腹近臣征询意见,完全可以将所有的黑锅都推到房俊身上。

到时候太子面对舆论重压,以其绵软的性格,未必不会对房俊心怀埋怨……

李承乾也不是笨蛋,虽然房俊言语之中有些未尽之意,但他略一琢磨,也就明白过来。

苦笑道:“孤对二郎甚为倚重,不料却成为旁人攻讦之弱点,差点误了大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