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52章 进口替代

第452章 进口替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能顺便把加工精度提上去,那吊打原装货根本不成问题。

“郭总,您来了。”

在122厂这些负责造飞机的人心里,郭靖山的地位恐怕比崔文学还稍微高点。

这年头虽然造车赚的钱多,但搞航空的,谁还能没点梦想呢。

而前些年正是郭靖山顶着压力东奔西走,甚至到海军出身的刘老司令面前立军令状,才签下驻港岛部队的一笔单子,把直9这个他们自筹资金搞出来的大活给转了正。

实际上,就连崔文学造车,一开始也正是为了给飞机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

而要说90年代冰城飞机工业集团最著名的产品是什么,那肯定不是直升机和运输机这些“主营”产品,而是车。

松花江牌微型面包车。

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东北大街上最主流的车型。

也是帮助整个集团扛过这段寒冬的最主要功臣。

尤其是下面的东安发动机公司,要是没有引进消化吸收的微型车用汽油四缸发动机大量装车,单靠生产连航空工业内部都有一多半人没听说过的涡桨5,早就黄摊子了。

“郭总,我看了一下这个样品的检测数据,表面硬度确实了得,咱们之前生产的齿轮轴承组件精度只能达到E级,法国人原装的是D级,所以寿命上不去只能进口,要是换上新材料的话,哪怕维持之前的加工精度,总体寿命也能提高到原来的4-5倍,比进口件还耐用……”

“还有传动锥齿轮,这个钢不仅表面硬度高,芯部韧性还好……”

为首几名车间工程师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个材料的大概情况给郭靖山介绍了一下。

总结起来就是,很强。

只要配套工艺跟得上,那困扰咱们直升机十几年的整个传动系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实际上,崔文学之所以能在这个相对年轻的岁数当上集团总经理,正是从主管松花江汽车起步的。

所以也不怪他刚开始一直往车用零部件那块想。

说话之间,三人已经来到厂房深处,一群穿着蓝色或灰色工装的人正围在此处。

“我不太懂飞机,具体情况让车间这边的负责同志介绍一下吧。”

崔文学已经在这呆了有一会,但郭靖山是刚刚过来的,集团总工程师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一群人赶紧打招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