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73章 朕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

第473章 朕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不了就再来一场倭患,或者套一层民乱的皮,让皇帝老儿知道,谁才是天下之主。

张居正、王崇古,都是卷到内阁的辅臣,他们太清楚这种想当然的危害了。

朝廷此时越是劝农桑,这些遮奢户们,就会觉得老爷们把天大的好处往自己兜里揣,官厂团造如火如荼,开海海贸如日中天,却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打滚,遮奢户们自己就会想方设法的进入手工作坊,甚至是机械工场里了。

不用别的,不给佃户种地,不租赁田亩给佃户,流民激增,朝廷就无法应对了。

“你说得对。”朱翊钧对王崇古的意见是十分认可的,大明皇权不下县,在国初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的,时光荏苒,基层组织架构的彻底瓦解。

制度设计的极为完美,看起来没有任何危害的时候,反而就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朱翊钧颇为确切的说道:“朕从没说过要用很短的时间去完成它,王次辅多虑了,徐徐图之。”

朱翊钧沉默了片刻,点头说道:“王次辅所言有理。”

大明清丈,跌跌撞撞的进行到了第十个年头,才算是初步完成了丈量田亩。

很多时候廷臣们都对一些事儿,避而不谈,因为只能避而不谈,否则就会出大事。

整个斗争过程,对根本矛盾避而不谈,反而在些似是而非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这在最开始是个优差,毕竟掌握权力,就可以中饱私囊、为祸乡里,可是随着官田减少、百姓逃亡越来越多、兼并严重,粮长催办粮差,收不上来的税,就只能由自己赔付,变成了苦役后,粮长也开始逃难。

大明的基层组织,彻底瓦解。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不去触碰那个不能触碰的话题,最终还是谭纶自己挑破的。

王崇古的谏言,不仅仅说服了张居正,同样说服了皇帝,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防止大明陷入泥沼之中,既然不可行,可以暂缓再议不迟。

朱翊钧春秋鼎盛。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地方衙门需要乡贤缙绅纳粮,所以就只能为乡贤缙绅们大开方便之门,清丈,大家都还能够接受,确定地籍所属,偷税漏税的实在是太多,大明财用大亏,朝廷下了考成,要搞清楚有多少地,在谁手里,这说得过去。

一如当初谭纶在朝日坛咳嗽被弹劾,科道言官们只不过是借着礼教森严这杆大旗,逼迫谭纶要么让王崇古家里狗到京营吃皇粮,要么致仕,而张党为了保下谭纶,对等出牌,是礼部尚书陆树声也咳嗽了。

还田疏里,只要通过廷议开始执行,哪怕是不公布还田疏,有那种倾向,就会点燃油锅,乡贤缙绅们怎么可能让朝廷准备好,摸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之中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