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59章 叶李十四条划

第459章 叶李十四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国光听懂了。

大明宝钞,有一套十分明确的制度设计,不是朱元璋一拍脑门,就直接开始印钱。

大明需要加大力量拒虏、加大力量需要钱粮、朝廷就需要要加大对下朘剥、擅长代价转移的肉食者们会让最普通的百姓去承受加税、普通人无法承担酿起民乱、民乱进一步破坏生产导致更多的民乱、大明更加虚弱、更加无力拒虏、而更加虚弱的大明会让塞外不臣之心者越来越多,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下,最终胡虏入关,天下生灵涂炭。

叶李十四条划,可以说是非常完备的纸钞纸币发行法律条例,忽必烈共发行了三千六百十八万余贯,最终废止,忽必烈始终没能搞定纸钞贬值的问题,到了洪武八年,大明宝钞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

王国光和张学颜对视了一眼,思索了之后,认同了陛下的想法。

真的会兑现吗?如兑。

铸币税这个东西,在大明叫火耗,压印银币和铸造通宝,是有火耗的,这个火耗就是利润,减去一部分的银料、铜料,杂以铅锡,就是铸币税。

谓曰: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制钱多薄而寡铜,堆积不能行。

忽必烈、朱元璋解决不了的问题,朱翊钧同样解决不了。

大明都知道宝钞一文不值,那么海外的番夷就肯接受了吗?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王国光还是摇头说道:“可是这个不能兑现宝钞有违祖宗成法,国初洪武八年定,宝钞每钞一贯,折银一两,折铜钱一千文,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再给犯人财产,并设立换钞之法,至洪武二十六年,换钞法废。”

朱翊钧此时对王国光提出了印一种很难仿造、却不能兑现的宝钞,意图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铸币税。

“这个不能兑现的宝钞的话,是不是国失大信之举?”张学颜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步子迈的太大,对大明不是好事,王国光和张学颜都是传统保守派,他们对发行国债,向民间借钱,都不赞同。

这是一种很残忍的手段,换钞的时候,因为纸币必然的贬值,新钞一定不能等面额更换,比如至元宝钞(新钞)以1:5比例与中统钞(旧钞)兑换,代表着中统钞贬值,同样代表着新纸币是放大了发行数额。

戚继光素来主张决战于野,打的敌人肝胆俱裂,才是唯一解法,而张居正却清楚做不到,这就是文张武戚当初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宝钞这个东西在大明已经烂大街了,所有人都对宝钞不认可,所以印钱发往海外,是个不错的主意。

目前工部有铸炉120余座,在册住坐铸钱匠一万零四百名,年铸钱六亿余枚,随着吕宋铜业的快速发展,大明工部铸钱也在快速发展,而且大明百姓对万历通宝普遍认可,对于私铸飞钱,则是不屑一顾,实在是飞钱重量小且含铜少,不耐用的同时还没什么交换价值。

所以朱翊钧从来没有动过在大明推行钞法的想法,那就只能苦一苦海外番夷了。

大明出塞并且完全战胜敌人的可能很小,大明没能在敌人完成合流之前各个击破,当草原诸部完成合流共击大明的那一天,即便是大明不败,也会成为大明身上一道深不可见底的伤疤,不断的放血。

“换版。”朱翊钧笑着说道:“大部分的宝钞都不会流回大明,代表着大多数的宝钞都无法兑现,等到番夷不认可旧钞,旧钞都已经用烂了,直接换版便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