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29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

第429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翊钧在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之后,对这种风力舆论准备再观察观察,严格的封禁和扼杀,有的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廷议结束之后,朱翊钧专门留下了万士和,询问了土蛮汗入京朝贡的诸多事宜,大明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便是土蛮汗失信,不肯来了,京营也会在戚继光的带领下,去‘请’土蛮汗入京,到那时,就不是现在这个待遇了。

万士和说完了正事后,并没有马上告退,而是思索了一番后,开口说道:“陛下,孙克弘的开海七事,臣并不认为其愚蠢,臣也不是收了孙商总的银子,为孙商总美言,这还要说起永乐、宣德旧事。”

万士和不敢说出来,他说出来,陛下这廷议也不开了,直接拿着戚家刀去砍人了,陛下又不是没这么干过,手刃陈友仁之事,至今被百姓们津津乐道。

朱翊钧立刻听明白了万士和在说什么,其实就是完全自由贸易派!

发言过分逆天,以致于朱翊钧认为这帮人根本就是在反串,用离谱的发言,在讽刺一些主张。

“呵呵,不必理会,疯子一样。”朱翊钧摆了摆手,嗤笑了一声,大明不存在这种土壤,当个笑话便是。

王崇古眉头都拧成了疙瘩,摇头说道:“陛下,这种思潮是非常危险的,任何别墅里的花园,没有修剪,得到的不是花团锦簇,而是蛮横生长。”

“黎牙实的游记刊登在大明的杂报上,颇受欢迎,过年前,他写了篇游记,讨论了大明经济羁縻的落后。”万士和将几份杂报分发了出去,大明明公们看完,脸色都不好看。

【大明现在的海外开拓、经济羁縻的手段,就像是大姑娘上花轿,扭扭捏捏,想要利用商贾们去海外抢回真金白银,又怕商贾们不受控制,纸鸢断了线,放纸鸢的失去了纸鸢,纸鸢不知道会掉到何处。

张居正继续说道:“陛下,矛盾相继,大明总是在矛盾激烈碰撞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此时的开拓是正确的,日后的收缩未必就是错的,无论是何等的英雄,都无法决定死后之事,为了防止我们巨大的投入最后打了水漂,臣倒是觉得,不如现在用足了力气开拓,收缩的时候,摊子太大,又能收缩到哪里呢?”

怕!怕!怕!怕到最后一事无成。

朱翊钧对明公们的担心,也很理解。

“万历四年,毛呢官厂有织娘一万七千人,因为纺纱的技术改良和蒸汽机,今年,我们只需要七千织娘就足够了,相比较四年前,今年的照管七千织娘比万历四年还要多53353匹布,那剩下的一万织娘去干什么?让她们去青楼里卖身不成?”

“我们今年减少了蒸汽机和新型的纺织机的投入,清汰了三千织娘,这些织娘被清汰的原因很多,但她们还有去处,那就是民间不断出现的毛呢厂。”

“按照他们的说法,朝廷不做干涉,恐怕连这毛呢生意都没有,这种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为了堂而皇之的朘剥,臣以为,此风绝不可助长。”

王崇古是干实业的,他太清楚这种自由派的危害了,没有任何规划的技术升级只会危害,造成百姓的流离失所,不仅仅是毛呢官厂,大明的造船厂、织造局、棉纺局、桃吐山白土厂、西山煤局、大同煤局等等,都是一样的。

王崇古认为,这种完全自由派的思潮是极为危险的,是必须要警惕的,是将风险完全向下转接,让大明百姓承担遮奢户、望族们改变的风险。

“黎牙实这篇杂报刊登后,引发了很多杂报的跟进,许多笔正也在讨论这个事,觉得现在朝廷在开海事上,显得有些畏首畏尾。”万士和之所以专门提到了这份杂报,是提醒大明皇帝,要注意民间这种论调的出现,大明民间已经对大明保守的开海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嫌朝廷迈的步子太小了。

“要让他们开海,他们打算怎么做?”朱翊钧好奇的问道:“笔正们都是怎么说的?”

“全面开放五桅过洋船商舶的图纸和技术、完全放开禁物、商舶市舶司从每条船抽分改为自报关抽检、完全放开船引不必报备可下海、撤销对倭国商贸的禁止等等。”万士和的声音越来越小,更过分的他还没说,说出来,他怕皇帝亲自去砍人。

他们要的是: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

大明的禁止买卖汉人,这是严格约束的规定,也是大明执行最为彻底的政令,不得将汉人作为奴隶买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