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54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

第254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倒是想给,你看他们肯不肯要吧,敢伸手,海总宪就敢举办他,给他举办个斩首示众,还是流放边方,就看拿多拿少了。”骆秉良乐呵呵的说道:“张先生其实很不喜欢海总宪,因为海总宪太清廉,大家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这官场上,一点贪腐没有,那根本无法运作,要么把贪腐合法,要么就是默许。”

“其实海总宪也默许,比如三十万两银子治水,一起拿走三千两银子,海总宪也没那个功夫追究。”

“反贪和稽税是一样的,都是成本高昂,这点银子,海总宪出马,实在是大材小用。”

“还要孝敬豪奢户?咱们不是来抄他们的吗?”提刑千户这就又迷糊了,凭什么!

“给巡抚知府吏员很容易理解,为何孝敬地方豪奢户呢?的确,这家倒了,但是其他家没倒,不给,就是各种离奇的事儿发生,所以要留下七成,剩下带走。”骆秉良首先解释了原因,不是不想都带回去,实在是带不回去。

尤其是田亩、庄园这类大型资产,能接手的就当地几家豪强,不折价贱卖,没人接手,这就导致了各种当地的资产无法折现,无法折现成银子,这些地亩、庄园根本带不走。

这就是张居正时常提到的:肉食者之间的普遍默契。

所以,过去的大明皇帝懒得抄家,因为要籍没家产的案子,时间很长,给了充足的时间去买成田亩,而后变成了固定的资产,最终的结果,就是抄不到东西,抄不到东西,谁还费劲抄家?

“七成是人家的!”骆秉良横了一眼提刑千户。

这三七分,可不是朝廷三,皇帝七。

这三七分,可不是朝廷三,皇帝七。

而是在地方七,朝廷和皇帝共分三,比如徐阶抄严嵩的家,就是这样三七分,到朝廷就没多少了,朝廷和皇帝再一分,再分给徐阶点儿,哪还有多少?

就这,在世宗皇帝走的时候,这笔银子,还是没到皇帝的手里。

所以,带走也是个大学问。

“现在呢?给不给?”提刑千户看着手里的账本,略有些焦虑的问道,账本已经做好了,如果不如实上报,欺君之罪谁来承担,如果如实上报,这些个田亩、宅院就根本带不走了。

到时候皇帝问办事不力的责任,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就成了一个问题,提刑千户看了看自己,拿自己出清旧账,似乎正好,官阶不低能扛得住事,官阶又不够高,保不住自己。

学了半天的抄家法,犯人竟是我自己?

骆秉良又看了一下日头,烈日当空。

分账,其实也是开海的阻力之一,大明地方官们也不喜欢开海,因为地方得不到任何的实惠,反而是因为营造要大量征调民户,耽误耕种,开海的所有收益都归朝廷和皇帝所有,所以地方向来反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万历年间的开海,却被地方官所支持,无他,皇帝会将押送京师的海关税赋,反哺地方,虽然只有总税款的两成左右,但是对于促进地方发展,已经够用了,毕竟造船厂、市舶司都是朝廷出钱督办,促进的却是地方的经济。

的确是要分账的,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可是这夜草吃多了,胖的跑不动也不是个事儿。

“都是给谁啊?”提刑千户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擦了擦,呆呆的问道。

骆秉良翻身上马,看着拆成了一片废墟的胡家,颇为感慨的说道:“首先要孝敬巡抚,其次是要孝敬知府,还要孝敬盘账的吏员,最后孝敬地方的豪奢户,否则抄家的钦差,根本别想拿走一分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