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37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

第237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东征倭国之事。”张居正眉头紧皱的说道:“陛下,容臣缓思定策。”

大明让三娘子进京,不仅仅要安抚俺答汗没有获得金印的不满,也是和三娘子沟通,安定西北。

对目标不再善意、外交协调防止两线作战,这是政治层面。

而在军事层面,筹备军粮、军械,征调力役运送粮草之大宁卫、京营的斥候、墩台远侯奔赴前线,探察敌情,下令让密云、永平、山海关小心防守、京营和三镇开始协调、李成梁筹措准备前往彰武。

在社会层面,大明的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开始出京宣谕,例如近期不得前往大宁卫、修缮城墙、阅视军备,防止大明军可能出现的前线兵败大溃败后带来的京畿震动,这是公开的行动,不公开的行动则有清点成丁、筹措准备募集客兵、粮草转运、查捕间谍等等。

大明要动武这种事,根本瞒不住,所以,所以大宁总兵王如龙,已经完全进入了战时状态,防止土蛮汗狗急跳墙,这也是李成梁前往彰武的原因。

大明皇帝不会收,但是三娘子得带,这样一来入京便有了正经的理由。

“臣遵旨。”马自强俯首领命。

谁说陛下苛责宗室,没有亲亲之谊,郑王世子朱载堉第一个不服,眼下朱载堉仍然不是德王,不是原来德王府不肯让出这个德字,是朱载堉他亲爹还活着,等到朱载堉的父亲去世,才会封王。

所以朱载堉的府邸就是德王府,但是朱载堉没有德王的封号。

就像是沐王府的爵位其实是黔国公,但是大家都习惯叫沐王府一样,无名有实,一应礼仪,皆以亲王待遇。

这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张居正主持下进行的,在有张居正在朝的时候,朱翊钧这个皇帝说要有光,那么廷议批准后就有了光,他这个皇帝说要攻伐全宁卫,把土蛮汗彻底赶出辽东,经过廷议批准后,大明这台战争机器就开始了转动。

朱翊钧又想起了当初李成梁要出抚顺关荡平古勒寨,生擒逆酋王杲之战,那是大明时隔多年的出塞的战争,而张居正给李成梁准备了戚继光的京营、陈大成等三镇军两个预备役,云集山海关,作为后援掠阵,防止生变。

张居正主持军务之事,总是这样准备极其充足,也令人安心。

李成梁在张居正死前,一直是大明的忠骨良臣,但之后,李成梁就开始尾大不掉,弛防徇敌来保证自己的地位了,这固然是李成梁这个家伙不为人臣,也跟朝中风力转向有很大的关系。

张居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布置,朱翊钧一句话没说,不停的奋笔疾书做着笔记,若是有不懂的就标记出来,等到廷议之后的讲筵再细细询问,朱翊钧这是在抄作业,学习如何处理国事。

“大司马不在这十多日,兵部诸事一切正常,尤其是筹措军粮、军备,供大明所需,而户部准备在八月前,征调七万失地佃户为力役,随军前往大宁卫,运送粮草、军备、开挖沟渠、架桥等工兵营造之事。”张居正和谭纶交代了下他不在这十多天,朝廷的动作。

这是早就定好的国策,柔西北,伐东北,仍然要把土蛮汗彻底赶出辽东,防止土蛮汗和建奴成为军事同盟的可能。

大明这台战争机器再次开始转动,筹备军粮、军械已经进行了四个月的时间,要一直筹备到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月大明京营将会再次前往大宁卫,依旧是过去无赖的打法,等下雪。

战争不会是突然开始的,一定是有预兆的。

大明仍然要对土蛮汗进攻,首先拒绝了土蛮汗再次进行互市的请求,上一次的羊毛互市大获成功,土蛮汗想再接再厉,和大明继续互市,结果被拒绝,这是经济上的封锁,也是对目标不再表达善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