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 第四五五章 捷报抵京;政治和军事的差别

第四五五章 捷报抵京;政治和军事的差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略机遇窗口期很短暂,美军肯定也在盘算权衡,太平洋舰队随时可能再次启程。

既然莫尔兹比的码头设施没有多大损失,很快就能投入使用,那么就得尽快敲定是否要登陆凯恩斯和汤斯维尔。

有将领非常自负且狂妄的宣称,只要四到五个师就能把土鸡瓦狗似的英印军打得满地找牙。

大明空军内部的主流看法是应该更加积极地对美作战,而不是被澳洲拴住了手脚,等歼灭太平洋舰队主力以后再从容对付澳洲也不迟。

如今航空兵力量的威力日益增强,而明军的航母数量又占据优势,此时不主动出击更待何时?

虽然两艘天市垣级都受创在修,但仍有两艘航母、两艘装母、三艘轻母,可以组成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打击力量。

作为对比,美军如今能够动用的只有萨拉托加号、约克城号、企业号、突击者号这四艘航空母舰,还有加班加点仓促完工入役的胡蜂号轻型航空母舰。

大明海军眼下有两个方案,一是主动出击,逼近威克岛,寻求与太平洋舰队进行一次决战来打破目前平衡的态势。

二是延续围澳打援的方略,发兵澳洲,迫使美军太平洋舰队南下,这样一来明军舰队就能掌握主动权,既可以进攻美军舰队,也可以趁机夺取威克岛和中途岛。

不过现在出现了战略分歧,大明空军认为把战争资源投入到澳洲是很不明智的,陆军也持相同看法。

达尔文之战和莫尔兹比之战这两次战役已经可以证明很多问题了——

澳大利亚人的抵抗态度太过于强硬,万里迢迢远征人家本土的交换比很难看,而且澳洲大铁矿的开发周期太长,短时间内没法反哺大明。

数量也好、质量也罢,都无法与明军比拟。

无论怎么讲,航母数量是七艘对五艘,优势在我!

因此,在莫尔兹比登陆战告终的第二天,来自大都督府的一道电讯就发到了位于关岛的大明海军都督行营,要求宋仲楷尽快归国返京,复议今后战略。

同样的命令也下达给了身处泗水的澳洲兵团督师部和停泊于莫尔兹比的丁字三十九分遣舰队,庞令启和周长风也不得不连忙启程。

后者疟疾还没好利索就急急忙忙乘上飞机,起起落落好几趟,从南半球赶回万里之外的京城。

代价大、收益小,这不是划算的买卖。

陆军方面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两个精锐的常备军步兵师损失甚大,以后登陆本土恐怕又要报销几个师,并且陷入持续不断的拉锯战中。

柿子要挑软的捏,大明陆军倾向于削减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兵力投入,把资源投入到南亚次大陆方向。

英印军的战斗力远逊于澳军,而印杜的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即占即有,简直不要太有诱惑力。

小麦、大米、茶叶、白糖、菜籽油、皮革、棉布、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铬矿石……林林总总的数十种资源可以直接添加进运转中的大明国家机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