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73节 (第2/5页)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舅父!赶紧回来!
……
“阿嚏!”正被荀子拘着读书的朱襄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一篇大字报废,心里嘀咕着,莫不是政儿和雪姬想念他了。
朱襄此次一回来,秦王子楚就有大动作,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
荀子听朱襄上书中陈述的事,就看清了这底下的弯弯道道。
秦国曾经一直是以法家学说为主。
儒家最看不惯法家的一点就是,法家认为这世上所有的行为,都该写进法条里,这样万事都在规矩方圆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就不会乱。
但儒家认为,这种事残忍又不符合实际。
若所有事都规定,就没了人情人性,让这个世上所有事所有人都变得冰冷;而且规定太细,人非完人,总会犯错,那便总被罚,心中肯定生出怨恨。
更重要的是,法条太细,连士人尚且不能记住所有法条,不识字的庶人更是对法条一无所知。
就算有官吏教导,但官吏事多,岂能将法条传达到每一个庶人耳中?而庶人又岂能听一遍就能全记住?
最后便落入“不教而杀谓之虐”中。
在这一点上,有些儒家学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人情和道德凌驾于法条之上,是以“亲亲相隐”。
荀子则痛骂这一点。
荀子曾言:“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亲属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
荀子既骂法家学说,也骂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儒家学说。所谓儒家学说千万条,源头都是孔子,但同门不同道,恐怕比不同门斗争更激烈。
荀子认为,现在朱襄所说的行为,就是“刑繁而邪不胜”。
但这既出自秦国推行法家思想的传统,又有地方上士人贵族的利益在。
律令越繁琐,官吏的权力就越大。正因为庶人无论再怎么胆战心惊也会犯错,官吏就可以想惩罚谁就惩罚谁,想剥夺谁的家产就剥夺谁的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