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霸清 > 第六十二章 宰相刘罗锅

第六十二章 宰相刘罗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乾隆爷很是失望,随口问起了和大人的年纪,和大人此次的回答令他大为震惊──因为和大人出生的那一年,刚好就是年贵妃死去的那一年。更巧的是,和大人额头上有一处和当年自己点在年妃额头上的位置、大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朱砂记。

于是乾隆爷认定了和大人就是当年的年贵妃转世,把他留在身边朝夕相伴,以解相思之苦,同时把应给予年贵妃的恩宠加倍地给予和大人。

副考官的主要工作是挑选考生,标准有四个:身、言、书、判。最低要求:不能吓着皇上。也就是说要符合皇上的审美标准。

那皇上的审美标准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这完全要靠运气。如果皇上那天心情不错,主持考试之前喝了两瓶茅台,晕的乎的,瞅个母猪都跟朵花儿似的。那么恭喜你,你的运气逆天了,想不进士都难。至于状元,呵呵,谁张得最贴心谁当。

和大人没有参加过面试(笔试没过),但传说他长得最合乾隆爷心意。

事情是这样的:想当年乾隆爷还在当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见到了年贵妃。年贵妃倾国倾城,美艳无双,乾隆爷只看了一眼,就走不动道了。想当时青春年少啊,荷尔蒙分泌过剩,小帐篷一撑,就从后面蒙住了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以为是哪个宫女戏耍,随即拿起梳子向后一挥,右臂贴近弘历前额划来。乾隆爷从小就是个练家子,这点反应能力还是有的。当下右手斜出,一把抓住了年贵妃的玉臂。年轻美貌的年贵妃回头一看,见是风流倜傥的太子,心道:这机会哪儿找去?!就势就倒在了乾隆爷怀中。

赶巧不巧,这一幕刚好被乾隆爷的老娘撞见了。孝贤皇后想啊:皇太子戏弄皇帝妃子,这是可是性丑闻啊!这要是传出去,我儿子的皇位继承权可就黄了。于是她秉着“杀一儆百,以绝后患”的精神,偷偷背着雍正赐了年贵妃三尺白绫。年贵妃信以为真,无奈之下,只得悬梁自尽。

首先,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刘墉并不是宰相。

清朝没有宰相一说,皇帝之下统管文武朝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做大学士。真正的行使宰相职能的只有进上书房议政的才是,如康熙期间的熊赐履(熊东园)高士奇、明珠、索额图以及后来的张廷玉、纳亲、鄂比图,再就是后来的总理大臣,他们才是真正的“宰相”。

其次,他也不是罗锅。

刘大人是公务员,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他是怎么当上公务员的呢?通过公务员考试(在清朝,叫科举)。

清朝的科举制度在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不过那说的是笔试,现在我们来说面试(会试)。

待到乾隆爷赶来之时,年贵妃已经气绝身亡了。乾隆爷抱着年贵妃冰冷的娇躯失声痛哭道:“是我害了你呀!是我害了你呀!”

年贵妃的贴身宫女上闻言前跪下道:“太子,贵妃自缢前托奴婢转告太子一句话:二十年后在人间与你相见。”

乾隆爷听闻此话,更是泪如雨下,抚摸着年贵妃的绝美的脸孔说道:“年妃,如果我们二人真有缘份,二十年后相见;如果此生不能相见,来生一定相见。相见时以此为记。”说完,咬破中指,在年贵妃的额头上点了一记朱砂。

二十年后。当乾隆皇帝第一次见到和大人的时候,就发现和大人极似当年死去的年贵妃。乾隆爷情不自禁地连喊了三声“年妃”,希望能在和大人身上找到“二十年后相见”之人一点线索。于是他问道:“你家里还有姐姐,妹妹吗?”

和大人哪里知道这事儿?当下据实以答:“回皇上,奴才家中只有兄弟二人。”

会试的主考官与现在的面试在数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会试的主考官只有一个-皇上。而现在的公务员面试,考场里面要坐7个考官。考官虽然多了,至少公平。

这就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封建制度主打君主专制。什么人合格,得多少分,排第几,进入什么工作岗位,人家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现在不同,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要看平均分。

这就是社会主义。(不能再说了,再说犯错误了,呵呵……)

会试的主考官只有一个,所有人的鸭梨都特山大。考生如此,副考官也是如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