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尾的九尾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如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
对粒子进行加速需要超强的磁场,而强磁场需要超导材料才能做到极限。
LHC粒子对撞机使用的就是铌锡合金,通过液氦进行冷却后,这种材料已经做到了能在常压环境中超导,且能批量生产。
而抛开低温超导来说,高温超导其实也早有研究。
早在1987年的时候,华国、米国、小岛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都发现‘钡-钇-铜氧化物’处于液氮温区具备了Tc,从而有了超导电性。
(Tc指的是临界温度,是材料从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比如水银,当温度稍低于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表现出超导状态,所以水银的Tc是4.2K,约零下268.95摄氏度。)
但受限于铜氧化物超导体像很脆的陶瓷材料,你无法把它们拉成细线,再加上制造成本很高,稍有杂质污染即失效等问题,高温超导一直无法应用于工业上。
所以单单是43.5K的温度超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用价值。
它不仅需要液氦冷冻才能超导,还没法工业化生产。
不过,他在这份资料中找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如果能弄清楚的话,说不定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一下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基理。
要知道超导材料的高温超导基理,别说是现在的2020年初了,就是再过十几年,在后世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解释。
哪怕是他在后世研究出来了常温超导材料,也没能做到解释常温高温超导体存在的原因。
如果是在其他领域,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或者说极难的事情。
理论未成型,实际成果又如何能做出来?
但在材料学领域,没有理论却实验碰巧撞出来成果再普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