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尾的九尾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整整一周的时间,除了偶尔的出去吃饭与采购物资外,徐川就再也没有迈出过这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间过。
利用数学来对‘质子半径之谜’这一谜题做剖析,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上不少,特别是收尾的时候,他还遇上了一个罕见的原子弹性散射界面电荷干扰问题。
这是个典型的物理问题,如果对粒子物理没有了解的话,根本就无从下手。
但好在物理是他的本行,最终,徐川利用质子电荷三维空间分布的傅里叶变换成功的解决掉了这个问题。
比预想中多花费了两三天的时间,再辅以之前几个月的工作,他总算是完成了这项工作。
手中的圆珠笔在稿纸上落下最后一点:
【.........】
【由此方法对光谱学实验方法和带电粒子与质子的散射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
手中的圆珠笔在稿纸上勾勒出最后的信息,徐川目光熠熠的盯着桌上的稿纸。
前前后后经历了四五个的时间,他总算是将这一方法彻底完善,物理学界也有了一种计算质子直径的新方法,一种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掺杂了部分实验数据的‘假第一性计算公式’。
至于纯粹的第一性原理精确计算质子半径数据,整个物理界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到。
徐川没尝试过,也不想即将时间都耗费在这上面,除非在质子半径这一块它能有更惊人的发现,否则那并不值得。
目前,物理学界大多数关于原子结构的讨论都依赖于备受‘诟病’的玻尔模型,该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即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原子的结构应该像是太阳系一样,行星像电子一样围绕着的太阳(原子核)转动。
但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敲门砖,它给了我们一个更精确,也更奇怪的描述。
“电子并不是绕着原子核转!”
从量子力学上来说,电子是一种波,只是当我们做实验来确定其位置时,它们才具有粒子的性质。
而当电子绕原子轨道运行时,它们以粒子和波的状态叠加的形式存在,波函数同时包含其位置的所有概率。
测量会使波函数塌缩,从而得到电子的位置。做一系列这样的测量,并绘制出不同的位置,它将产生模湖的轨道轨迹。
而量子物理的这一奇异性也延伸到了质子。
质子是由三个带电夸克组成的,它们被强大的核力束缚在一起。但它的边界是模湖的,就像一朵云,里面包含有三滴水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