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代世界的兵制,无非就是三种:一是封建兵制,就是将兵役和土地挂钩,由土地收益支持服兵役的各种开支,唐朝的府兵,陈德兴的士爵兵,日本的武士,欧洲的骑士,土耳其的希帕衣骑士,都是这样的封建兵。
这封建兵的特点就是初兴时强大,中后期没落。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封建兵转化为贵族阶级甚至大封建主;另一部分则陷于破产,失去支撑兵役的财力,在世道纷乱的欧洲则会沦为雇佣兵,在太平无事的中国则会沦为农奴佃户朱明王朝中后期就靠这种农奴佃户维持,其实就是有国无防。
二是募兵制,就是花钱雇兵。在唐朝的府兵制没落后,一直到南宋灭亡,募兵就中国兵役制度的主流。而募兵制在古代社会,又大约有两个类型,一是兵为将有的雇佣兵。唐朝的藩镇罗马的蛮族雇佣兵和欧洲近代的雇佣兵,还有著名的马木鲁克兵在封建化之前,高丽国的三别抄都是兵为将有。而兵为将有自然容易出军阀,除了小国林立的欧洲,世界其他地方,兵为将有的雇佣军,最后都会诞生出大军阀。
另一种雇佣兵形态则是文官政府直接控制雇佣兵,后世的近现代国家,在实行募兵制的时候,大多如此。但是这种文官政府募兵的体制,对于官僚机构的高效和清廉拥有极高的要求,而且还必须有一套培养军事官僚的体系。而中国的宋朝,既没有高效廉洁的文官政府,更没有一个由文官政府控制的军事官僚培养系统。雇佣兵到了他们手里。自然只有朽坏了。
而在中国古代,当雇佣兵和封建兵出现朽坏。无法再负担起保卫国家和镇压叛乱之责任时。一种介于封建兵和雇佣兵之间的团练兵,就应运而生了。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宗族血缘和同乡同窗为纽带,以儒家士大夫为骨干,以士大夫的同乡同宗佃户为战士的团练武装,就是宋明清三代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军队模式了。
至少在泉州府团练军刚字营管军,太学上舍出身陈子龙看来,兴办由士大夫控制的团勇武装,就是拯救大宋江山,捍卫孔孟圣道的唯一方法。
既然那些不读圣贤书的武人要么朽烂无用,要么不忠君王。那大宋还要这些武夫作甚既然大宋是和士大夫共天下,那书生掌兵才是正路。
大宋三百年来的治军用兵之道看来还是错了,不应该是以文御武,而应该是书生掌兵,文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