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不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这个兵曹判书?”徐经好奇问道。
“他是主战的,他虽为兵曹判书,相当于我大明的兵部尚书,但朝鲜境内最主张出兵的,是一个叫李克均的人,据说是跟成俊关系紧密,而且李克均在平安道有过带兵的经验,是武将世家出身。但莱国公也说明了,去年他们境内的旱灾很严重,也是因此,朝鲜国君之前就说要出征女真,结果到现在都还没成行。”
唐寅有了张周的“锦囊”协助,自然对于如今朝鲜的人员架构是非常熟悉的。
而且张周还告诉了他,目前朝鲜这位国君可是个“狠角色”,很快此人将会不得人心。
当然有些事并不是通过锦囊说明的,走之前,张周就跟唐寅深谈过。
徐经问道:“既然他们的灾情严重,都快要到人相食的地步,还能指望他们出兵吗?”
唐寅道:“之前只是他们一厢情愿,如今有大明的支持,还有陛下和莱国公的鼎力相助,等于是大明给他们出兵的命令,岂有他们回绝的资格?不过我们也要小心他们的言官……据说是在朝鲜,台谏之风盛行,往往能左右君王的想法。”
徐经点点头道:“只要别让我们去舌战群儒就好。”
“你怕了?”唐寅抬头看着徐经。
徐经摇摇头道:“我就怕是秀才遇到兵,跟一群番邦异族的人,去谈出兵之事,总觉得是对牛弹琴。”
刘贵笑道:“我觉得徐大人所说的对牛弹琴挺好的,那群人就是一群牛,看着没一个正常的,还是咱大明的将士人高马大的,指望他们这群人来打鞑子,还是不太现实。”
……
……
唐寅在第二天午后,便抵达了汉阳城。
城内虽称不上是夹道欢迎万人空巷,出来迎接上邦使臣的人也非常多,朝鲜的热情也是让唐寅也徐经始料不及的。
他们这一路上走来,其实并没得到太高的待遇,现在他们也大概知道,不是朝鲜不想好好接待,是因为他们北方的地区经历过旱灾,地方官想好好迎接也没什么能力,反而是京师之地是朝鲜权贵所在,他们更愿意建立跟大明在政治上的纽带,也更愿意去迎接大明的使臣。
成俊跟唐寅一起骑马入城,也显得很自豪。
成俊道:“在听说大明的上师,那位莱国公,用一年的时间狠狠教训了草原的蛮夷之后,我朝鲜的子民也一致认为,大明应当有必要帮我们扫除边界上的隐患,朝鲜子民对于大明的敬仰是与日俱增,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希望那位莱国公能亲临我朝鲜,我朝鲜必定以上师之礼迎接。”
“呵呵呵……”
徐经在旁边笑。
大概徐经都在想。
你们指望张周来?怕不是你们不知道他的厉害。
如果是张某人来,估计是用摧枯拉朽把他们彻底给收服的,到时就怕你们的棺材板不够用。
唐寅一行,一路抵达了朝鲜都城的皇城所在。
一路上因为都是低矮的屋舍,本来唐寅也没太把朝鲜的王城太当回事,可当看到朝鲜的皇城之后,瞬间又感觉到,朝鲜似跟大明在建筑方面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而且建筑的华丽也相仿。
在朝鲜皇宫的门口,一群人在一名身着红色官袍的人引领下,在等候大明使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