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中央银行、钞票与金银比价说开去
最近这几章货币问题写得比较费力,酒徒不是金融专业,所虚构的金融故事难免贻笑大方。但其中一些细节,还是希望大家能和酒徒一同探讨。文中资料都是来自前人的研究结果,酒徒属于照搬照抄,抄得不对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说一说中央银行,关于故事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很多朋友建议酒徒虚构一个中央银行出来。这个建议开始酒徒非常心动,仔细考虑之后认为,哥们,这缺德事情咱不能干。原因酒徒曾经提及,在封建君权时代,君主出言即为法律。中央银行的建立与货币发行完全依靠国家信誉,但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权对百姓往往是最不讲信誉的,其权力又不接受百姓监督,所以建立中央银行容易,破产也容易。明显的例子就是金朝的纸币。金朝初起时,军事上四面出击,发了战争财,上下骄奢糜费。后来四面受敌,军费开支太大,财政极端困难,就滥发纸币。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后,取消纸币七年作废一次的限制,不限发行数量,不管兑现,不备钞本,并且不断发行新钞,扩大交钞面额。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在已经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行面额二百贯到一千贯的大钞,结果币值跌成千分之一,一贯钞币实际只值一文钱。百姓的资财受通货膨胀影响瞬间即化为乌有,当时称作“坐化”。贞祐三年又发行新币“贞祐宝券”。一年后,宝券又跌到每贯只值几文钱。贞祐五年再发行新币“贞祐通宝”,一贯当宝券一千贯,再跌成千分之一。至兴定五年(1221年),银价已上涨四十多万倍,元光二年(1223年)银价已涨到六千万倍。与其信任这样一个朝廷,倒不如信任黄金实在,好在这个星球上到目前为止,黄金探明储量不多。
再说一下大明宝钞,明代只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一种钞币。洪武八年(1375年),设立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它的形制基本仿照元钞,花纹结构、款式格局都差不多,桑皮纸印刷。面额按铜钱从一百文到一贯共分六种。一贯的宝钞,长一尺,宽六寸,是我国最大的钞币。允许与铜钱混合流通,但政府发钞不兑现钱。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钞四贯准黄金一两。明代钞法,沿用元制,不限地区和流通时间,不定发行限额,没有发行准备金。宝钞的印制和发行都集中于中央政府。为了推行宝钞,曾实行“户口钞盐法”(每户大人配盐一斤,收钞一贯)、“门摊课程”(店铺商人用钞交纳门摊课),强制商民用钞,但收效甚微。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宝钞已无人使用。
从官方规定的宝钞兑换价格来看,一贯钞的价格是一千文或者白银一两,四贯钞为黄金一两,所以明初金银比价为一比四是基本正确的。明朝中后期银价一直下跌。满清入关后,由于战乱,银价又回升到洪武初年水平。这中间不能与铜钱做比例计算,因为铜钱由于私铸和滥发贬值更甚。若按米计,洪武初年每石值银四钱六分,明末崇祯年间每石约需银一两一、二钱。清康熙年间每石值银五钱九,清末光绪年间为二两一七。银钱比价的变动,受打击最重的是市井小民,因为他们能够出卖的只有劳动力,生活用品都需要购买。卖出的劳动力换不回生存物资时,就是社会治安极大破坏时。这种破坏对城市文明的打击几乎是灾难性的,后果仅次于满清入关在江南一带的作为。
金银比价,酒徒找到的资料在中国唐朝大约为一比五左右,维持了相当长时间。至宋初为一比六点五二。明初经历百年蒙古人劫掠,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为一比四,到明朝中期则为一比七到八,明末为一比十左右。清乾隆时为一比十四左右。有人经常把乾隆年间的国库存银和明朝比较,以此证明大清皇帝英明,实际上有些瞎掰。价钱已经跌了三倍,还有什么可比性。况且一个国家的国库存银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公众产业投入的不足。不过封建王朝皇帝通常不会把钱花到公共产业上,下几次江南,封几次泰山,再遍地造些寺庙和行宫,家底也就踢蹬光了。好在这些家伙终究有个寿终正寝的时候,没有像某些电视剧导演希望的那样,“再活五百年”或者“燃烧自己照亮大地”!
鸦片战争后,白银在中国的行情一路飙升,没办法,都赠送给友邦了。导致后来中国民间,特别是割据地方之间换了一种货币-鸦片。这是另一个话题,牵扯过多,在此不细说。
白银作为货币本位本来就不科学,中国古代以白银重量作为货币,实际上包含了对中央财政信誉和能力的不信任。在西方纷纷采用计数货币而不是计重货币后,银两在中国依然持续使用了很多年。后来因为西班牙和墨西哥银圆的出现并受到民间欢迎,政府才开始着手考虑铸银币事宜。不过那时候,中国已经没多少白银储备,电视里随便一个皇帝就是英明神武的朝代也瓦解于辛亥革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