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大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宋好屠夫
秦桧一番奉承,对赵楷倒是有几分鼓励的作用,状元这个名头实在太有含金量,在全国士子中名列第一,能给人带来巨大的自信。
虽然赵楷最后被赵佶钦点为榜眼,但是时人皆知赵楷为状元。
但是回过头来,科举一千多年,无数状元榜眼,但是这些状元榜眼又有几个能真正在文坛留名。
应试教育,越发展总是越极端,唐宋还好,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大量出现了,甚至到了清末,考中进士之人,竟然还有人不知道苏轼是谁,这种事情是不是可笑之极?可见这文人只读四书五经,从来不读杂书,一心钻研八股文章的方法,导致知识面极为狭窄。
也是变相的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想中进士,一心只为去考试。
赵楷前后琢磨许久,终于写就一篇美文,落在纸上,自己又看得几番,只感觉极为满意。
不知时间冷暖之人写出来的诗词文章,其中不论辞藻堆积得多么花团锦簇,总是会缺少一些灵魂,少了一些动人的情感,也少了一些对人生的思考。这一点是先天缺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便是赵佶传世词作,能传后世的,大多都是落难之后写的。可见落难之前,徽宗赵佶的诗词,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虽然多被人夸赞技艺不凡,却是并不动人,甚至没有人愿意多读多传,直到赵佶词句之中开始缅怀,开始悲哀,开始有了真实的经历与真实的感情,才开始动人起来,闻之也有心酸悲哀。
诗词文章与书画不同,书画主要靠的是技艺,其中情感的成分是占得少数的。当然,现代的作品,比如印象派,或者一部分写实派,倒是另外一种欣赏方式,开始往情感方向靠。
书法之道,便只在文雅与美观方向了,没有完全情感的欣赏与交流模式。
待得赵楷词作再来,荣小容又是眼睛一亮,默读之后,竟然先开始感谢起来:“奴家三生有幸,能的郓王殿下如此大作,拜谢郓王殿下恩情。此曲一出,今夜堪称第一,便是今年奴家也未见到能与之媲美之作,还请诸位一起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