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看中文5kz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苏咏霖已经绞尽脑汁,想到了火车上的一些关键部件,把阀门、轴承、连杆机构等等自己所能想到的概念全都传达给了技术人员。
在他的指导下,技术工人们锻造出了一些相关部分的简单样品,进行了初步演示,苏咏霖自己也画图用来演示蒸汽动力的转化使用方式。
尽管他自己不具备动手能力,也不会冶铁,但是这种行为似乎给技术人员们带去了全新的思路。
共和纪年之后,技术工人们开始竭尽全力的攻克齿轮难关,朝着苏咏霖指出来的方向实现蒸汽机向动力机的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果。
比如他们已经搞清楚了蒸汽动力机的运转原理,开始向着实操转变,但是这的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试错成本。
而铁轨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苏咏霖用古代有轨车辆做例子,告诉他们火车也需要轨道,而和古代有轨车辆不同的是,火车的轨道不仅需要传统的木枕,也需要铁制轨道来配合车轮。
因此在火车的设计上,从一开始就要让火车车轮之间的宽度配合好铁轨的宽度,使得火车能够在铁轨上顺利行驶。
这个原理很简单,古代有轨车辆也是如此运行的,不过动力不同罢了。
用蒸汽动力取代畜力,这是很明确的目标。